Trace: Home > News >

 "康复"是一个我们又爱又恨的话题,今天小编开诚布公的跟大家聊聊“康复那点事”。

一、孩子刚佩戴听辅器,要不要康复?

中立的讲,小编认为需要。刚佩戴听辅器,因为听的习惯和方法会与以前很大不同,所以还是或多或少需要康复的,只是康复时间上和形式的区别。

通常,

1.   年龄越小的康复时间和精力花费的会越少。

例如,同等听觉条件下,十个月的孩子和两岁的孩子花的时间的是有很大差别的。

2.   年龄越大的孩子越需要每天有目的性的系统训练,比如选择到康复机构定期训练。

例如,同等听觉条件下,十个月的孩子可能需要家长每周科学系统的学习方法,回去带孩子训练孩子即可;

三岁左右的孩子则需要每天到康复机构由老师带领、家长参与全面系统康复训练。

二、孩子的康复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编咨询了几位业内人士结合最近小编看到、听到和经历过的一些案例,得到的结论是:

1. 与孩子本身的“耳朵”相关。

比如孩子耳蜗结构,听神经病变、内听道问题等等,如果孩子存在以上情况,家长们对待康复要辩证的看,有适当的心理预期。

作为康复师在接触案例之前应该首先了解孩子的听力检查报告及耳蜗影像报告,作出初期的评估后,选择适合的康复方法实施训练。

2. 与孩子佩戴的听辅器相关。

孩子佩戴听辅器是否适合很关键,是否将孩子的听力补偿到言语香蕉图,助听器耳膜安装是否合适?听辅器调试是否及时?这些都可能影响到孩子的康复效果的。所以家长们要首先选择适合孩子听力状况的听辅器,然后按照听力师的要求定期调整程序。作为康复师也要了解孩子是在哪个医院哪位听力师负责听辅器的编程,经常与听力师沟通孩子听得情况,并反馈孩子在康复中对六音的察觉和分辨,保证孩子的听辅器调整到最合适的状态。

3. 与康复方法相关。

同样一种康复方法,不是适合所有人。比如,现在普遍认为听觉口语法对小龄儿童非常有效,语言发展快,效果明显,语言自然,但是对于得不好,年龄大有很依赖的读唇习惯又无法改变的孩子,仅仅依靠这种方法有待考量。所以,康复老师们要根据孩子情况制定属于他的康复个性化的计划和采用适合的康复方法。孩子年龄大了,哪一点是他最最重要的,是康复师与家长共同商讨后要实施的步骤。

4. 与家庭重视和付出有关。

家长的深度参与!家庭对于孩子康复的重视度和精力的付出绝对与孩子康复效果成正比。家长的参与是关键,康复机构和康复老师是对孩子康复指路的,家长们按照教师的正确指导实施于孩子是每个家长的义务和责任。家长要学习与孩子相处的语言输入技巧,了解孩子的兴趣点,即使离开康复机构家长一样可以帮助孩子顺畅的融入正常幼儿园和小学。

5. 如果以上四点都没有问题,影响孩子康复效果的则需要考虑孩子本身心智发育等等问题了,这也可能是我们家长最不愿意面对的问题。

三、到底要康复多久?

对于这个问题,的确没有固定答案!

决定康复多久因素太多了:

1. 预期目标

家长们要清楚希望孩子达到什么程度。

有孩子的听觉记忆、表达4-5项了,觉得可以跟人沟通交流了就达到预期了,可以不康复了。但有的,还在请康复老师指导训练多人谈话、电话沟通、训练孩子的跨听能力、宴会场合的沟通,交响音乐会的聆听、包括唱歌等等,前者后者差别还是有的,决定着我们的预期要达到什么目标。

2. 经济承担能力

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补贴基金,但是对于一些家庭来说经济上的负担还是不能避免的话题。小编建议,如果家庭经济上有困难,那就要靠我们的家长要勤奋努力的学习方法,让自己成为康复行家(中澳有很多这样的成功案例,家长不仅康复了自己的孩子,在当地还开设了康复中心)。或者可以选择定期回到康复机构学习,比如一周一次,一月一次,三个月一次甚至半年一次,但一定记得与你的资深康复老师保持沟通哦!......

小编寄语:

家长们很急,非常理解,但是孩子语言学习发展是有过程的,请放慢脚稳扎稳打跟随康复老师和孩子的脚步。换位想想,我们上学学了多久的英语啊,我们现在英语怎么样呢?为什么没学好呢?您也许就理解了。

总之,家长们要多多鼓励和示范示范很重要哦!包括很多情况下家长的示范是帮助孩子理解和懂得的最好方式,少些训斥和测验。陪伴孩子和坚持,与孩子共同进步。

(该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专家意见,)

原创文章杜绝抄袭